发表时间:2019-12-03 15:50:48 点击量:次 分享到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优良职业素养和独立从事相关临床专科诊疗和临床应用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创新性应用型医学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爱岗敬业,身心健康。
(二)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年以上(含3年);
(三)已获得西医临床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原则上执业范围与申请专业一致且目前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四)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职称(原则上专业名称与申请专业一致);
(五)限我校直属附属医院、附属台州医院在职职工,且具备较高临床工作水平,经所在单位同意并推荐;
(六)报考导师同意推荐;
(七)科研业绩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Ⅰ类:IF≧30分论文,可自然排序前十五,通讯和并列通讯作者均可。
2、Ⅱ类:20≦IF<30分论文,可自然排序前十,通讯和并列通讯作者均可。
3、Ⅲ类:10≦IF<20分或Nature Index收录的1区论文,可自然排序前五,通讯和并列通讯作者均可。
4、Ⅳ类:中科院分区1区或Nature Index收录的2区论文,可自然排序前三,通讯和并列通讯作者均可。
5、Ⅴ类:中科院分区2区论文,可自然排序前二,通讯和并列通讯作者均可。
6、Ⅵ类:中科院分区3区论文或EI收录(Compendex全记录格式)论文,须第一作者(自然排序第一)或通讯作者(最后通讯)。
7、Ⅶ类:中科院分区4区论文,须第一作者(自然排序第一)或通讯作者(最后通讯)。
8、Ⅷ类:《温州医科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定级名录》(可从网上下载)发表A类期刊论著,须第一作者(自然排序第一)或通讯作者(最后通讯)。
以上论文或者论著不包括个案报道、会议论文、论著摘要、综述、短篇报道、Meta分析、Letters等,作者按自然排名排序,影响因子参考近五年平均影响因子,论文按最高类别鉴定。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一)邮件报名
2019年12月17日前填写《温州医科大学2019年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表》(附件2),并将报名电子汇总表(附件3)发送至申请人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
(二)纸质材料
申请者需于12月17日前将以下材料提交至申请人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
1. 温州医科大学2019年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表2份;
2. 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正反面印在一张A4纸上);
3. 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 医师资格和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复印件需含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类别、执业范围等信息,两种证书分别复印);
5.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6. 两位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推荐书(模板可从网上下载),其中一位须为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7. 已发表的符合要求的本学科论著(中文期刊含封面目录和正文、SCI杂志收录论文需提供收录证明)。
四、录取
我校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综合申请人条件、专业水平、招生人数及报考导师情况择优录取。
五、学习年限
1.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训时间不少于18个月,其中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不少于6个月。参加主学科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全脱产进行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一年。
六、学位申请和学位授予
(一)学位申请
2. 修满学分,其中课程成绩合格,且课程加权平均分达75分以上(含75分);
3. 通过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英语全国统一考试,并且申请学位时成绩在三年有效期内;
4. 通过临床能力考核;
5. 通过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
6. 以温医大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且以第一作者身份(须为自然排序第一或最后通讯作者)在SCI收录的国外期刊发表1篇影响因子≥2.0分或多篇累计影响因子≥3.0分的学术论著。
7. 达到温州医科大学关于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相关规定。
(二)学位授予
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及学校学位授予条例进行。
七、其他
(一)招生专业目录见附件1
(二)学费:3万/年,缴三年,缴费另行通知。
(三)温州医科大学博士招生联系方式:
附件1: 招生专业目录.pdf
附件2: 温州医科大学2019年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表.docx
附件3: 温州医科大学2019年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信息汇总表.xls
单位代码:10343;
联系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邮编:325035);
办公地点: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同心楼624室; 联系电话:0577-86689753;
联 系 人:叶老师 、温老师 Email:recruition@wmu.edu.cn;
网 址:http://yjsy.wmu.edu.cn/à招生工作 微信号:wzykdxyjsy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