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医大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

通知公告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学生工作 正文

关于2024级全日制研究生《检验医学进展》第六次讲座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5-02-28 13:52:58 点击量:次 分享到

2024级研究生:

《检验医学进展》课程第六次讲座具体安排如下,请大家提早10分钟到场,谢谢!

讲座主题:冠状病毒和流感样病毒跨种传播机制

主讲人:刘科芳研究员

时间:202533日下午3:00

地点: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同济楼6A107

讲座亮点:

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跨种传播能力,能够通过动物宿主传播到人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团队率先发现ACE2SARS-CoV-2的受体,并深入解析了ACE2SARS-CoV-2 RBD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由于疫情期间动物样本采集受到限制,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评估SARS-CoV-2 RBD与不同物种ACE2结合的能力,来预SARS-CoV-2的跨种传播风险。我们对20多个物种的ACE2SARS-CoVSARS-CoV-2的结合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SARS-CoVSARS-CoV-2均具有广泛的潜在宿主范围,表明这两种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跨种传播风险。同时,我们的研究也排除了部分潜在宿主,为SARS-CoV-2的跨种传播提供了重要的预警。截至目前,已有40多个物种被发现能够天然感染SARS-CoV-2。此外,我们还依托该研究平台,评估了RaTG13RshSTT182CX1等动物源性冠状病毒的跨种传播风险。相关工作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蟾蜍、鳗鱼等变温动物体内发现了流感样病毒,这些病毒的HA是否能够结合人类和禽类受体,并且是否存在跨种传播的潜力,是亟待解答的科学问题。我们评估了变温动物的tHAeHA与人类及禽类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深入解析了其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tHA能够与人类和禽类的受体结合,但由于其蛋白质不稳定,难以突破人类和禽类体温的屏障,限制了其跨种传播的潜力。

主讲人简介:

刘科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校友,主要从事病毒跨种传播和入侵机制、T细胞免疫应答分子机制、人工智能与生物大分子植物合成,以第一(含共同第一)或通讯(含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Proc Natl Acad Sci U S AEMBO J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EMBO Report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5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博士后特别资助。作为项目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原始创新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做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研究成果“冠状病毒跨种识别和分子机制”被评为“2021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荣获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北京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等奖项。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