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4-09-17 14:25:00 点击量:次 分享到
博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课程将于本周继续上课,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
讲座题目 |
主讲人 |
地点 |
上课对象 |
9月18日(周四)下午:13:30 |
Nanopore-enabled peptidomics analysis in cance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
胡晔 |
茶山校区6A407教室 |
2013级博士研究生 |
9月19日(周五)下午:13:30 |
Genetic testing |
郭秀婵 |
茶山校区6A407教室 |
简介
胡晔,199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99年-2001年12月在清华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2005年获得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硕士,2009年获得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2010年在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美国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所纳米医学系助理教授和蛋白组学纳米工程中心主任及康奈尔大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助理教授。胡博士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纳米技术和疾病的早期诊断。曾获得Kostas Cardiovascular Nanomedicine Award,Golfer Against Cancer Award等多项奖励,目前主持多项基金项目,自2010年以来发表SCI论文30余篇,拥有5项美国专利,他的研究工作多次被 ABC TV,AACC,Chemical&Engineering New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nowok,Science Daily 等新闻媒体报道,并20多次受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演讲
郭秀婵,198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199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年-1994年在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工作,1995年-2006年在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先后任副研员、研究员。2006年-2009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任资深科学家。2009年11月至今就职于ICF International公司,并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肝炎、性病及结核病预防中心担任资深科学数据分析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类复杂疾病易感性的研究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致病机理的研究;病毒在不同人群中易感性及致病性的研究以及慢性传染病及肿瘤发病率和病例监测的流行病数据分析。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参与973、863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多项。已在Hepatology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40 余篇。
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研究生院
2014年9月16日